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
学院国标码:12864
学院浙江省招生代码:0053

招生动态

 
您的位置: 首页  招生动态

【浙江】2013年浙江普通文理科第三批征求志愿填报指南

时间:2013-08-19    浏览次数:342        

 

我院首轮投档后,因部分考生专业不服从而无法调剂有14名考生退档,现有14名计划参加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文理科第三批征求志愿填报。

学院代码:0053

专业名称及计划如下:

农产品加工与品质管理(茶叶深加工与经营管理方向)  理科  13

农产品加工与品质管理(茶叶深加工与经营管理方向)  文科  1

 

【填报小窍门】越是危险的地方越安全。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。

要注意征求志愿填报与第一次的常规志愿填报完全不一样。首轮投档线高的学校往往征求的时候低,而首轮投档线低的学校反而在征求的时候高。这是因为考生的心态发生了根本改变,这时候大多数考生的心理就是求稳。

我院2012年征求志愿投档分数:

理科征求志愿3名计划,最低分323分(低于我院2012年理科首轮投档线40分);

文科征求志愿7名计划,最低分287分(低于我院2012年文科首轮投档线80分)。

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013819

 

 

【重要提示】农产品加工与品质管理(茶叶深加工与经营管理方向)专业是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、浙江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专业,是国家政策引导的特色专业。每年招生人数特别少,为毕业生就业提供好的环境。

 

相关链接

浙江省茶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浙茶集团),是中国最大的茶叶经营企业和全球最大的绿茶出口企业,其前身是成立于1950年的浙江省茶叶公司。浙茶集团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绿色、健康、优质的茶叶饮品。

茶为国饮,杭为茶都,浙茶集团总部位于中国茶都--杭州,集团以茶为主、贸工结合、多元发展,产品覆盖茶叶、茶制品、茶叶机械、有机农产品等,销售网络遍及全球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。集团下属有6个业务部,10多家独资、控股和参股企业,在美国、日本、乌兹别克斯坦、马里、摩洛哥、阿尔及利亚和巴基斯坦等国设有驻外公司或代表处。
   
浙茶集团拥有六十多年茶叶经营历史,已发展成为中国领先的茶叶及茶制品制造商。集团继承中华两千年茶文化精髓,将传统茶叶制造工艺与现代生产技术相结合,开发出满足现代人生活需求的茶制品。浙茶集团十分关注提高茶叶生产力和改善茶产区人们的生活状况,坚持与当地政府一起改善茶叶生产设施,力争通过做大做强茶产业,使之成为惠及消费者、投资者和广大茶农的民族产业、民生产业。

 

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于1978年经国务院国科发字[1978356号文批准成立,是直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国家级科研院所。由于国务院机构改革和隶属关系的调整,单位先后更名为"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、蚕茧加工科研所""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""国内贸易部杭州茶叶研究所""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所"20003月正式更名为"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"

本院是集茶叶科学研究、质量监督检验、茶叶职业技能培训鉴定、技术信息服务和开发生产经营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,是ISO国际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中国的唯一技术归口单位。

目前主要机构有:科技创新中心、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、产业中心、茶叶职业技能培训与信息中心、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、浙江省茶叶集团茶叶研究所有限公司等。

现有职工128人,其中高中级技术人员60余人,省部级优秀专家3人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,在职研究员10人,副研究员12人,具有硕士学历以上人员32人,其中博士8人,建有一支专业与年龄结构合理、创新能力较强的科研团队。

 本院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160余项,主要包括国家"十二五"科技支撑项目、国家科技攻关项目、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、科技部科研院所专项、国家质检公益项目、国际合作项目以及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、浙江省公益基金项目等。曾获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,其中1项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,5项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,6项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;多次参加并组织承办ISO茶叶国际标准化会议,承担国家标准制(修)订76项,占现行国家茶叶标准制(修)订项目的70%以上,行业标准制(修)订39项;完成全国茶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任务数十次,接受数万批次各地企业、工商、质量监督机构及消费者的委托检验业务;培训和考核各类茶叶专业技术人才10000余人次;出版发行《中国茶叶加工》《茶叶信息》两本刊物,在全国范围内组建了一支信息员队伍;并且与全国重点产茶县政府合作,先后和浙江省新昌县、湖北省英山县、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、福建省福鼎市和安溪县、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、云南省昌宁县、湖南省安化县、贵州省都匀市、安徽省休宁县等中国六大茶类重点茶区共建了10个茶叶科技创新示范县。

 本院紧紧围绕"三能力一平台"(较强自主创新能力、较强成果孵化能力、较强产业运营能力、权威安全评估平台)建设的科学发展战略目标,以"全价利用,跨界开发"新理念和锐意进取的精神,推进院所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,为中国茶产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!